学习工具 网站地图加入收藏

学习力在线学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工具 > 诗词大全 >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作者:苏辙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译文

  分别一次要多久呢?已经过了七个中秋节。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心中愁绪难以承受。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传来凉州曲调。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披风,有的穿着紫绮为面的裘皮衣服。无奈圆月无情,渐渐西沉不肯为人留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独自宿在水路驿站,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的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离别: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七度:七次。
 
  今夕:今天。
 
  不胜:无法承担;承受不了。
 
  彭城: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是黄帝最初的都城。
 
  古汴(biàn):古汴河。
 
  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
 
  鼓吹:鼓吹乐。
 
  鸿雁:俗称大雁。
 
  汀(tīng)州:水中小洲。
 
  翠羽帔(pèi),紫绮(qǐ)裘(qiú):指豪华衣饰。
 
  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无赖: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曾不:不曾。
 
  清尊:酒器。
 
  水驿:水路驿站。
 
  依旧:照旧。
 
  但恐:但害怕。
 
  王粲(càn):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
 
  相对:相望。

  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韩愈《题榴花》”的原文翻译
  2、“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的原文翻译
  3、“秦观《点绛唇·醉漾轻舟》”的原文翻译
  4、“谢灵运《登池上楼》”的原文翻译
  5、“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原文翻译
中学生学习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热门标签| 排版工具| 手机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58837号-4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