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具 网站地图加入收藏

学习力在线学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工具 > 诗词大全 >

张岱《金山夜戏》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金山夜戏 作者:张岱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张岱《金山夜戏》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岱《金山夜戏》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金山夜戏》原文

《金山夜戏》

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奚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金山夜戏》译文

  崇祯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经由镇江到兖州去。这天下午三四点左右,我抵达北固山,在江口靠岸停船。月光像从囊中倾泻出来似的,倒映于水中,江上波涛吞吐澎湃,江面露水蒸气弥漫,好像把天幕都喷染成了白色,我非常惊喜。船经过金山寺时都已经二鼓天了,路过龙王堂,进到大殿里,一切都是漆黑寂静的。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我喊小仆人把唱戏的戏服道具拿过来,在大殿中大张旗鼓地点上明亮的灯火,演唱韩蕲王金山以及长江大战等多个剧目的戏。锣鼓声喧嚣嘈杂,整个金山寺的人都起来观看。有个老和尚用手背揩拭着眼睛,看得目瞪口呆,呵欠声、欢笑声、打喷嚏声一起响起。他们慢慢定晴望过来,想看看我们是哪里的人,因何事情于何时到了这里,可是都不敢发问。剧目唱完后,天快要亮了,我们解开缆绳,渡江而去。金山寺的僧人们都跑到山脚下,久久地目送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人、是神怪、还是鬼魂。

  《金山夜戏》的注释

  金山:在今江苏镇江西北,金山寺位于此处。
 
  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明毅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兖:即兖州,在今山东西南部。
 
  晡(bū):古代的时刻名称,指申时,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三点到五点。
 
  北固:即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的长江边上,由前峰、中峰和后峰组成。
 
  舣(yǐ)舟:船停靠岸边。
 
  噀(xùn):喷水,喷吐。
 
  漆静:漆黑寂静。
 
  小奚:指小奴仆,未成年的仆人。
 
  韩蕲王: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今陕西绥德)人,两宋之际名将,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并称为“中兴四将”,死后被追封为蕲王。
 
  喧阗(tián):形容声音大而杂。
 
  摋(shā):揉。翳(yì):眼翳,眼角膜上长出的一种妨碍视力的白斑。
 
  翕(xī)然张口:张大嘴巴合不拢,形容目瞪口呆的样子。

  简短诗意赏析

  文中通过细致描写一位老僧的一连串动作,展现出了被惊醒的僧人们惊疑不定、惊喜交加的复杂情绪。全文语言流利畅达,刻画细腻传神。

  作者简介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故自称“蜀人”) ,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周邦彦《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的原文翻译
  2、“晏几道《南乡子·渌水带青潮》”的原文翻译
  3、“纳兰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的原文翻译
  4、“王维《寄荆州张丞相》”的原文翻译
  5、“苏轼《蝶恋花·佳人》”的原文翻译
中学生学习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热门标签| 排版工具| 手机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58837号-4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