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具 网站地图加入收藏

学习力在线学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工具 > 诗词大全 >

戴圣《不食嗟来之食》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不食嗟来之食 作者:戴圣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戴圣《不食嗟来之食》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戴圣《不食嗟来之食》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不食嗟来之食》原文

《不食嗟来之食》

戴圣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不食嗟来之食》译文

  齐国有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瞪着眼睛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不食嗟来之食》的注释

  本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黔敖:春秋时期齐国的贵族。
 
  食(sì):给吃,喂养。给……吃。
 
  蒙袂( mèi):用衣袖遮着脸。袂,衣袖。辑屦(jù):身体沉重迈不开步子的样子。辑,拖。屦,古代用麻、葛制成的鞋。蒙袂辑屦:用衣袖蒙着脸步拖拉。
 
  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双眼无神)
 
  奉:同“捧”,端着。
 
  执:拿。
 
  嗟(jiē):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语气词,喂
 
  予:我。
 
  斯:这地步。
 
  从:跟随。
 
  谢:表示歉意。
 
  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去:离开。
 
  食:吃。

  作者简介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周邦彦《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的原文翻译
  2、“晏几道《南乡子·渌水带青潮》”的原文翻译
  3、“纳兰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的原文翻译
  4、“王维《寄荆州张丞相》”的原文翻译
  5、“苏轼《蝶恋花·佳人》”的原文翻译
中学生学习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热门标签| 排版工具| 手机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58837号-4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