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具 网站地图加入收藏

学习力在线学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工具 > 诗词大全 >

宋起凤《核工记》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核工记 作者:宋起凤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宋起凤《核工记》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起凤《核工记》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核工记》原文

《核工记》

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余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侯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核工记》译文

  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核桃做的坠子,它长五分左右,横宽四分。整个桃核正面和背面全是山。在山的低洼处插出一座城来,城墙垛子分明,可以计算数目,城上有高楼,楼门大开。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着鼓槌,好像不能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一样。靠近山脚有一座寺院,隐蔽着三棵古老的松树。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门内有一个和尚,侧着耳朵专心致志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像是等着谁应声开门。把门大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以上两种情况反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松树东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匆忙地前行,好像是刚参加完佛教活动晚归的人。对面的树林里有一个小和尚,听到了脚步声急急忙忙地上前。桃核旁边露出七级宝塔,距离河滩有半分远。靠近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船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休憩,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船尾有一个小童,抱着炉在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土山上有敲钟的阁楼蹲在那里。敲钟的人神色飞扬,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这样的。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稀疏的星星有几点。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来了,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于唐朝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

  计算整个桃坠,人总共有七个:分别是四个和尚,一个船客,一个小童,一个兵士。宫殿房屋器物用具共有九个:分别是:一座城,一座楼,一座寺院,一个宝塔,一条小舟,一个阁楼,一个炉灶,钟和鼓各一个。景致共有七处,分别是:山、水、林木、四块河滩石头,星星、月亮、三盏灯火。而人的活动例如传递更次,报知天亮,候门等人,夜晚归来,靠着茶几,烧制茶水,总共有六样,各自神情态度都不相同,并且具有其愁眉苦脸、畏惧严寒、凝聚神思各种神态,都一一模仿得很像。

  佛语说:“容纳高山于芥菜子。”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吧!

  《核工记》的注释

  季弟:最小的弟弟。
 
  桃坠:桃核做的坠子。
 
  雉(zhì):城墙垛子。
 
  具:有。
 
  司更卒:更夫。司,管理。
 
  桴(fú):鼓槌。
 
  不胜:受不了。
 
  章:棵。
 
  应门:应声开门。
 
  延纳:请进。
 
  衲:和尚穿的衣服,这里指代和尚。
 
  卷帙(zhì):书卷,这里指佛经。
 
  佛事:和尚给人念经。
 
  小陀:小和尚。
 
  浮屠:宝塔。
 
  半黍:半分长。
 
  维:用绳栓着。
 
  嘘火:吹火。
 
  舣(yǐ):拢船靠岸。
 
  高阜(fù)钟阁踞焉:高高的土山上有一个钟阁蹲在那里。阜,土山。
 
  睡足徐兴乃尔:睡足以后慢慢起身之状。兴,起身。乃尔,如此这般。
 
  半规:半圆。
 
  “姑苏”二句:是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句。
 
  招提:寺。本义是四方,僧为四方僧,住处为招提僧坊。
 
  隐(yìn):靠着。
 
  殊致:不同的情趣。
 
  纳须弥于芥子:佛家语有“芥子纳须弥”,比喻诸相皆非真,巨细可以相容。须弥,佛教中传说的山名。芥子,芥的种子,比喻极微小。
 
  殆谓是欤: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吧。是,此,这种情形。

  简短诗意赏析

  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个“长五分许,横广四分”的桃核上雕刻的人、物、风景,主体部分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及外、由中心至边缘的空间顺序来写,体现了该桃刻工艺的传神、精细和复杂,以及工匠高超的刻技。文章说明顺序井然,杂而不乱,条理清晰,描述生动。

  作者简介

  宋起凤,字来仪,号紫庭,一号觉庵,河北沧州人,顺治八年副贡生。后任乐阳县令,清顺治十一年(1654)任灵丘知县,康熙元年(1662年),宋起凤擢升广东罗定州知州,斯人虽去,功德永存。几十年后,“父老思念,犹唏嘘泣下”。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韩愈《伯夷颂》”的原文翻译
  2、“柳永《木兰花·佳娘捧板花钿簇》”的原文翻译
  3、“高适《东平留赠狄司马》”的原文翻译
  4、“陶渊明《咏三良》”的原文翻译
  5、“晏几道《南乡子·眼约也应虚》”的原文翻译
中学生学习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热门标签| 排版工具| 手机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58837号-4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