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吴文英《浣溪沙·一曲鸾箫别彩云》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浣溪沙·一曲鸾箫别彩云》原文
《浣溪沙·一曲鸾箫别彩云》
吴文英 一曲鸾箫别彩云。燕钗尘涩镜华昏。灞桥舞色褪蓝裙。 湖上醉迷西子梦,江头春断倩离魂。旋缄红泪寄行人。 《浣溪沙·一曲鸾箫别彩云》译文
自从我用凄哀的鸾箫声吹了一曲离别曲与杭妾告别。当我走了之后,杭妾将不再打扮自己,从此钿钗上会因沾了灰尘而失去光泽;那铜镜也会因为不去拭拂而逐渐昏暗。杭妾在灞桥柳久久地凝望着送我远去,以致身上飘满了一身柳絮,将穿着的蓝裙盖得消褪了颜色。
杭妾写信告诫我,希望我不要沉湎在西子湖畔酒色之中,以致使在‘江头’天天望郎归的‘倩娘’因相思而‘离魂’。随后将思君的胭脂泪封上信封托与行人。
《浣溪沙·一曲鸾箫别彩云》的注释
1.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醉木犀”“锦缠头”“霜菊黄”“频载酒”。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见唐词,仄韵始自李煜。《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多用对偶。
2.鸾箫:凤箫,用萧史弄玉吹箫引凤事。《风俗通·声音》:“《尚书》舜作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其形参差,象凤之翼。”后世因称箫为凤箫,即排箫。彩云:五彩云。古诗词中常喻妇女命运,这里指杭妾。
3.燕钗:钗头的形状似燕子,故称燕钗。
4.灞桥:指灞桥柳,在长安(今西安市)东,唐代长安人送客远行,多在此折柳赠别。《天宝遗事》:“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为销魂桥。”“灞”一作“霸”,“桥”,也作“陵”。
5.西子:即西施。
6.倩离魂:即“倩女离魂”。事见陈玄祐《离魂记》: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幼女倩娘端妍绝伦,外甥王宙亦美容聪敏。镒每曰:“当以倩娘妻之。”及长,二人果然相爱甚深。时入京选官之幕僚求亲,镒许焉。宙阴恨,悲恸诀别,上船。夜半,闻岸上人行声。问之,乃倩娘。宙惊喜。乃匿倩娘于船。至蜀五年,生二子。倩娘常思父母,宙与俱归衡州。先至镒家,首谢其嫁女入蜀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诡说耶?”宙曰:“见在舟中。”镒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急走报镒。室中女闻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合为一体,其衣服皆重。这里本应倩女二字相连,因女字是仄声不合词牌要求,乃以倩离二字相连,与西子相对应,都是代指爱妾。
7.红泪:指女子眼泪。《拾遗记·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别父母,戏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因泛称女子的眼泪为“红泪”。《丽情集》:锦官城官妓灼灼,以软红绡多聚泪,密寄河东人裴质。
简短诗意赏析 上片述一位女子与郎君分别时的哀伤;下片写女主人公盼郎忠于爱情,不生异心,刻画出一个钟情于羁旅在外的郎君的痴情女子形象,表达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词写生离死别,但仍盼望出现“倩女离魂”的惊人结局,死而复生。这首词涵盖了词人与杭州亡妾西湖欢会的美梦与最后的突然永诀。词句中跳动着一颗即将迸裂的心。 作者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韩愈《伯夷颂》”的原文翻译 2、“柳永《木兰花·佳娘捧板花钿簇》”的原文翻译 3、“高适《东平留赠狄司马》”的原文翻译 4、“陶渊明《咏三良》”的原文翻译 5、“晏几道《南乡子·眼约也应虚》”的原文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