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5厘米,长525厘米,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地区,清明时节赶集的情景,是反映北宋年间民风、民情、民俗的绘画。张择端是宋徽宗时代宫廷画院的院长。画中描绘了550多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物。虽然每个人物仅仅有火柴棍大小,但挑担人弓腰耸肩的姿式、拉车人吃力的样子、溜达的人闲散的神情、 达官贵人高傲的态度……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画家还画了五六十匹牲畜,其中有驴、马、牛、骡子、骆驼等。还有20多辆各式各样的车、轿,20余艘不同的船只,30多幢形形色色的房屋,数百棵姿态各异的树木,无一不刻画得精确细致,真可谓巧夺天工。 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历史“写真集”?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白寿彝任顾问的《中国通史(彩图本)》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全卷所绘人物五百余位,牲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余辆艘,房屋众多,道具无数,场面巨大,段落分明,结构严密,有条不紊。技法娴熟,用笔细致,线条遒劲,凝重老练。反映了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和出色的艺术成就。同时,因为画中所绘为当时社会实录,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历史“写真集”?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张择端”条内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2015年9月,专家表示,《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因此,《清明上河图》不仅是艺术珍品,还是重要的历史文献, 它是宋代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遂有宋代历史“写真集”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