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具 网站地图加入收藏

学习力在线学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工具 > 诗词大全 >

杜审言《登襄阳城》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登襄阳城 作者:杜审言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杜审言《登襄阳城》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审言《登襄阳城》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登襄阳城》原文

《登襄阳城》

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登襄阳城》译文

  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
 
  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
 
  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登襄阳城》的注释

  ⑴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⑵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一名望楚山。
 
  ⑶汉水:长江支流。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
 
  ⑷冠盖:里名,据《襄阳耆旧传》载,冠盖里得名于汉宣帝时。因为当时襄阳的卿士、刺史等多至数十人。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
 
  ⑸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
 
  ⑹习池:汉侍中习郁曾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后人称为习池。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诗首联点明题意,记述作者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的瞬间感受;颔联紧接着具体描绘作者眼前的山川美景,表现了大自然的开阔雄浑;颈联转入了怀古抒情,表明了历史陈迹的没落破败;尾联承接上文的沧桑之意,以写景作结,表达了作者无所归属的悲哀之情。全诗借景抒情,写景气势磅礴,格调清新鲜明。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韦庄《归国遥·春欲晚》”的原文翻译
  2、“辛弃疾《鹊桥仙·送粉卿行》”的原文翻译
  3、“刘辰翁《柳梢青·春感》”的原文翻译
  4、“纳兰性德《清平乐·烟轻雨小》”的原文翻译
  5、“张炎《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的原文翻译
中学生学习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热门标签| 排版工具| 手机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58837号-4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