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具 网站地图加入收藏

学习力在线学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工具 > 诗词大全 >

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作者:岑参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岑参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夜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
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译文

  自从放弃鱼钓生活,十余年来求见明王,
 
  可叹无路踏上天阶,又想回那隐居之乡。
 
  仲秋季节来到东郡,已见天上降下寒霜,
 
  昨夜梦中回到故山,故山芳草色已枯黄。
 
  平明时分离开铁丘,太阳落山来到大梁,
 
  仲秋分象多么萧条,雁飞声声南归故乡。
 
  四面郊野阴云笼罩,一望无边昏暗无光。
 
  长风阵阵吹动茅草,野火点点燃烧枯桑。
 
  故友您在匡城为官,政绩卓著名声正香。
 
  姑且以我玉壶相赠,将它安投放友厅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的注释

  大梁:战国魏都,唐时为汴州治所。却寄:回寄。匡(kuāng)城主人:即《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之“周少府”。匡城,唐滑州属县,在今河南长垣西南。
 
  一从:自从。鱼钓:指隐居生涯。
 
  十载:自开元二十二年(734)作者“献书阙下”(《感旧赋》序)至天宝元年(742)作此诗时,历时九载,“十载”乃举其成数。干明王:向君王求取功名。干,干退,求取。明王,即明主,指皇帝。
 
  谒(yè)天阶:谒见天子。天阶:登天的阶梯,这里指通向皇宫的台阶。
 
  沧浪(làng):水名,具体地址说法不一,这里指隐居之地。
 
  东郡:隋郡名,唐曰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岑此行大抵沿黄河先至滑州,再至匡城,复由匡城至铁丘,再到汴州。
 
  雨霜:下霜,“雨”作动词。
 
  夜:一作“日”。故山:指作者的少室旧居。
 
  蕙(huì)草:香草。
 
  平明:天亮的时候。铁丘:在今河南濮阳县北。
 
  拔剌(bá là):象声词。鹅鶬(cāng):雁的别称。
 
  阴气:阴冷的云雾。
 
  晶光,光亮。
 
  白茅:即茅草,至秋季而变白。
 
  野火:一指原野上焚烧枯草所纵的火,一指磷火,即鬼火。枯桑:枯干的桑叶。
 
  南燕:唐滑州胙城县(今河南延津东),汉代曰南燕县。胙城与匡城紧邻,故此处以南燕代指匡城。
 
  籍籍:形容名声甚盛。
 
  玉壶:取高洁之意。
 
  君子:指周少府。

  简短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的是仕途失意后的低沉郁闷之情。诗歌前四句回顾了自己十余年来坎坷的仕途经历及内心的苦闷彷徨;次四句承上文“归沧浪”写归程中的苦闷心情;中间八句承上继续写归程,写到大梁后所见;最后四句称赞故友声名,慰勉朋友要像玉壶之冰为官清正廉洁。

  作者简介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韩愈《伯夷颂》”的原文翻译
  2、“柳永《木兰花·佳娘捧板花钿簇》”的原文翻译
  3、“高适《东平留赠狄司马》”的原文翻译
  4、“陶渊明《咏三良》”的原文翻译
  5、“晏几道《南乡子·眼约也应虚》”的原文翻译
中学生学习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热门标签| 排版工具| 手机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58837号-4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