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具 网站地图加入收藏

学习力在线学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工具 > 诗词大全 >

杜甫《垂老别》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垂老别 作者:杜甫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杜甫《垂老别》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垂老别》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垂老别》原文

《垂老别》

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衰老 一作:衰盛)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垂老别》译文

  四野的战争还没得到安平,我已经老了却得不到安宁。
 
  子孙们在战场上尽都殉难,兵荒马乱又何需老命苟全。
 
  扔掉拐杖出门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为我流泪辛酸。
 
  庆幸牙齿完好胃口还不减,悲伤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
 
  男儿既披戴盔甲从戎征战,也只好长揖不拜辞别长官。
 
  听到老伴睡路上声声哀唤,严冬腊月仍然是裤薄衣单。
 
  明知道死别最后一次见面,贫贱夫妻怎么不怜她饥寒。
 
  今朝离去永不能回返家园,犹听她再三劝我努力加餐。
 
  土门关深沟高垒防守坚严,杏园镇天险足恃偷渡实难。
 
  形势变不比当年邺城之战,纵然是死去时间也有宽限。
 
  人生世上都有个离合悲欢,哪管你饥寒交迫衰老病残!
 
  想以前少壮年华国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蹰长吁短叹。
 
  普天下应征入伍戒备森严,战争的烽火已弥漫了岗峦。
 
  尸骸积山一草一木变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红遍。
 
  战火遍地何处觅人间乐园,勤王杀敌又岂敢犹豫盘桓。
 
  毅然地抛弃茅棚奔赴前线,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断肺肝!

  《垂老别》的注释

  四郊:指京城四周之地。
 
  垂老:将老。
 
  焉用:犹哪用。身独完:独自活下去。完,全,即活。
 
  投杖:扔掉拐杖。
 
  骨髓干:形容筋骨衰老。
 
  介胄:犹甲胄,铠甲和头盔。
 
  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上官:指地方官吏。
 
  岁暮:年底。
 
  孰知:即熟知,深知。
 
  加餐:多进饮食。
 
  土门:即土门口,在今河阳孟县附近,是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壁:壁垒。
 
  杏园:在今河南汲县东南,为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
 
  势异:形势不同。
 
  岂择:岂能选择。端:端绪、思绪。
 
  迟回:徘徊。竟:终。
 
  被冈峦:布满山冈。
 
  丹:红。流血多,故川原染红。
 
  盘桓:留恋不忍离去。
 
  蓬室:茅屋。
 
  塌然:形容肝肠寸断的样子。摧肺肝:形容极度悲痛。

  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叙事短诗,并不以情节的曲折取胜,而是以人物的心理刻画见长。诗人用老翁自诉自叹、慰人亦即自慰的独白语气来展开描写,着重表现人物时而沉重忧愤、时而旷达自解的复杂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多变的情思基调,又决定了全诗的结构层次,于严谨整饬之中,具有跌宕起伏、缘情宛转之妙。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孟郊《劝学》”的原文翻译
  2、“王维《少年行四首》”的原文翻译
  3、“李白《司马将军歌》”的原文翻译
  4、“高适《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的原文翻译
  5、“李商隐《灞岸》”的原文翻译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热门标签| 排版工具| 手机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58837号-4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