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通过优美的文字与韵律,可以让我们与先贤对话、与历史沟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译文,想了解“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什么意思、出处及原文翻译,可阅读本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什么意思?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意思是: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出处 该句出自《惠州一绝》,全诗如下: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父为苏洵,弟为苏辙, 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更多诗句的意思及出处: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思及出处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意思及出处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及出处 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意思及出处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及出处 |